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會議將于3月5日上午召開,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共安排三次全體會議,會議主要包括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等七項議程。
對于備受關注的中國經濟發展問題,婁勤儉在發布會上介紹,202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30萬億元、實現了5%增長,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不可否認,當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更要看到,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
“中國正處于增長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新動能茁壯成長,為拓展新空間、開創新機遇增添了更多可能。”婁勤儉說。
近段時間以來,中國DeepSeek公司在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對此,婁勤儉表示,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進展,代表著一批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崛起。DeepSeek公司堅持開放開源的技術路線,開源共享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的普遍應用,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通過DeepSeek這類公司的興起,可以看到中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創新性和包容性。
“世界豐富多彩,技術進步也不只有一條路徑。塞班系統曾經是手機操作系統的霸主,但由于采取封閉開發模式等原因走向了衰弱。安卓系統和ARM技術通過開源和開放協作,遵循科技發展規律、順應科技發展潮流,贏得了市場認可。”婁勤儉表示,以DeepSeek公司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不斷實現技術突破,以及上述實例充分說明,堅持創新、開放共享、增進人民福祉才是正確選擇。
婁勤儉指出,不可否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也伴隨一系列難以預知的風險挑戰,在安全、社會治理、道德倫理等方面帶來眾多新課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風險防范。
據介紹,中國依法保護數據隱私和安全,同時反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反對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推動彌合科技鴻溝,避免科技創新成為“富國和富人的游戲”。中方愿同世界各國一道,繼續為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增進各國人民福祉而努力。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