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碼浙江溫州樂清市融媒體中心AI實踐樣本)
在數字中國建設浪潮中,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基層輿論場的“神經末梢”,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
作為溫州模式的發源地,浙江溫州樂清市2024年數字經濟滲透率高達60%。在融媒體建設方面,樂清市卻面臨著諸多挑戰。民營經濟的活躍帶來了多元價值的碰撞,常住人口、外來人口、外出人口等包含的“數字移民”現象使得信息傳播更加復雜。基層媒體系統性變革,需要從內容生產、平臺支撐、技術保障、管理創新等積極回應傳播領域的格局之變、話語之變、攻守之變,勇敢挺進媒體變革主賽道。
縣級融媒體的最大抓手是講好本地故事,進行廣泛傳播。浙江溫州樂清市融媒體中心(以下簡稱樂清融媒)高度重視內容生產,引入了AI寫作助手和智能編輯系統,構建了“AI協同創作矩陣”,有效提升了新聞報道的時效性、準確性、豐富性。2024年,樂清融媒采編播新聞3萬多篇(條),被各類頭部媒體采用3000多篇(條)。
3月23日,2025樂清半程馬拉松賽舉行,全球8000人參加。樂清融媒展現出其在智能內容生產方面的“新”能力。新聞采編團隊配備12臺移動采集終端,實時回傳賽事數據至中央數據庫。通過“AI協同創作矩陣”及自研“智腦”系統,實現了多模態內容的快速生成。該系統整合了GPT-4架構的文本生成能力、Stable Diffusion的圖像合成技術及RunwayML的視頻剪輯功能,形成了“數據采集—智能初稿—人工精校”的高效生產流程。賽事期間,該系統生成了230篇圖文報道和80條短視頻,時效性較傳統模式提升了82%,充分展示了AI技術在內容生產方面的巨大潛力。
樂清融媒已將新聞生產流程重構為“智能感知—自動生成—動態優化”的三維矩陣。引入的AI寫作助手根據輸入的關鍵詞和事件信息,自動生成初稿,縮短撰寫時間;智能編輯系統則對新聞稿件進行自動排版、語法校對和錯別字糾正,大大提高了編輯效率。
在2024雁蕩山騎游大會的實戰中,智能編輯系統展現了顛覆性效能。通過接入賽事計時系統、運動傳感器和無人機航拍,AI實時抓取運動員心率、騎行速度、軌跡變化等數據顆粒,結合地理信息自動生成多維報道:既有賽事進程的動態播報,也有騎手數據的深度解讀,甚至產出VR全景導覽。當觀眾還在朋友圈分享賽事片段時,樂清融媒已推送出包含3D賽道分析、選手生物力學解析的深度報道,將新聞時效性壓縮至秒級。
新聞到底給誰看?借助AI技術,樂清融媒構建了智能化的分發傳播體系,根據用戶畫像、行為數據及地理位置等多維度信息,對新聞內容進行精準推薦和分發。
一方面,樂清融媒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的瀏覽記錄、點擊行為、評論互動等數據,構建了詳盡的用戶畫像,包括年齡、性別、職業等基本信息,涵蓋用戶的興趣愛好、閱讀習慣等深層次特征。另一方面,利用機器學習算法,樂清融媒對用戶畫像進行挖掘和智能匹配,實現了新聞內容的個性化推薦,并對互動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和興趣點,及時調整內容策略和服務方式。比如,對于關注經濟領域的用戶,系統優先推薦與民營企業、經濟相關的新聞;對喜歡瀏覽本地城市新聞的用戶,則更多地推送本地城市消息通訊。
樂清融媒舉辦了新春燈展、非遺巡游、原創越劇《石斛花開》公演等大型文化活動,激發眾多用戶,尤其是年輕人對樂清文化的興趣。根據信息反饋,樂清融媒加強了《文化周刊》的打造,增加了策劃,特別是“樂清融媒”視頻號、“簫臺清音”文化公眾號的優化升級,成功吸引了大量新用戶的關注和參與。
近年來,AI主持人展現出巨大的應用魅力。對于縣級融媒體而言,AI主持人的引入不僅是一次技術革新,還是提升傳播效率、豐富節目形態、加強用戶互動的重要機遇,更是解決人才困局的最優方案。如四川江油市融媒體中心用AI生成李白形象主播,支持方言播報,親和力很強。
縣級融媒體人才特別是主持人的招聘留用困難重重。前兩年,樂清融媒面向全國招聘了8名主持人,但因為平臺小、待遇低、機會少等,無一人留下。一方面,專業人才的匱乏,使融媒體難以支撐高質量的視頻、廣播、電視等平臺內容生產和創新;另一方面,受眾群體相對固定,用戶黏性不強,缺乏有效的互動和反饋機制。
于是,樂清融媒嘗試推出虛擬主播應用,與浙江傳媒學院合作推出AI主播“小續”,成為全國縣域融媒體中心里首個為全中心主播制作的數字分身。
“小續”有效緩解人力資源緊張,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播報。它還具備強大的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能夠根據用戶行為和偏好進行個性化內容推薦,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此外,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等技術,實現與用戶的實時互動,增強參與感和體驗感。
經過上百次模型迭代,主播“小續”的表情肌理精度達到了4K級水平,方言識別準確率高達92.7%。在《樂清新聞聯播》的應用中,“小續”實現了與真人主播的無縫切換,目前已播出200多期,得到了觀眾認可。
虛擬主播的應用,每年可節約成本100萬元,單條新聞制作成本降低了76%,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人機協同傳播樹立了新的標桿。在這背后,是智能系統與人工團隊的深度耦合:AI負責基礎播報、數據可視化生成和用戶即時反饋分析,人工團隊則專注創意策劃、情感連接和深度解讀。
面對生成式AI的迅猛發展態勢,樂清融媒籌建“AI創新實驗室”,旨在攻關多模態內容生成、數字人情感計算、虛實融合傳播等前沿領域。目前已完成了DeepSeek本中心個性化,即樂清融媒AI助手的再開發。
首先是實現了“全域資源一網通查”,將樂清融媒近4萬篇歷史稿件資源統一整合入庫。輸入任意關鍵詞,3秒內可檢索出已發表在樂音清揚APP上的全媒體內容。其次是首創“智能聯想”搜索模式,模仿人腦聯想機制,將天目云稿件相關內容和提問結合思考,答案更具有本地針對性,打破數據陳舊壁壘。再次是搭建本地新聞視頻圖片素材庫,通過AI標簽系統自動歸類素材,輸入關鍵詞即可調用相關視頻片段、圖片資料。使用AI視頻剪輯工具(如剪映/快影智能剪輯)自動生成短視頻:將文字稿件轉換為AI主播播報視頻,自動匹配字幕與BGM。最后是安全管控全面升級,設置三級內容權限管理,敏感信息檢索自動觸發預警,留痕追溯功能讓內容調取記錄可查可控,符合縣級融媒體安全規范前瞻性的布局。
數字化為樂清融媒發展插上了飛翔的翅膀。實踐表明,縣級媒體的智能化轉型絕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涉及傳播理念、生產模式、組織形態、服務功能的系統性變革。這種變革既要遵循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更要扎根縣域社會的文化土壤。樂清融媒探索經驗為全國縣級融媒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沿海樣本”。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