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极品美女写真,(高h)闺蜜交换,性生片aaaa免费看,揉着我的奶从后面进去视频,欧美乱大交xxxxx潮喷l头像

中廣格蘭旗下網站:中廣互聯      
登錄注冊

登錄X

沒有賬號?  快速注冊>

首頁新聞正文

縣級融媒體新聞報道“四度”路徑新探——新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的“走轉改”實踐

導語:未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將以這些報道實踐的經驗為指引,持續提升“走轉改”的深度、溫度、效度和廣度,打通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圖片

  “走轉改”是黨的宣傳事業與新聞傳播規律高度融合的戰略舉措。自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辦等五部門在新聞戰線部署“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簡稱“走轉改”)活動以來,至今,該活動已持續13年,對新聞行業仍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轉作風、改文風,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各大媒體機構積極響應號召,走入基層,從生活和群眾中取材,創作了一大批鮮活生動、接地氣、受歡迎的新聞作品。

  縣級融媒體貼近基層群眾,推動“走轉改”持續深入開展既是其角色和使命的內在要求,也是在新時代提升縣級融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必然選擇。博樂市融媒體中心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縣級融媒體中心先行試點單位,于2019年6月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前身為博樂市廣播電視臺,中心所在地博樂市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轄縣級市,居住著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等28個民族居民。

圖片

  博樂市融媒體中心成立至今,圍繞“走轉改”,不斷開拓進取,積極擁抱新技術,大膽創新新聞內容和形式。除原有的1套電視頻道、3套廣播頻率之外,還建設有“博樂好地方”移動客戶端、“博樂零距離”微信公眾號視頻號、“靈壤博樂”微博號和“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官方抖音號。此外,借助對口支援單位——長江日報社(長江日報傳媒集團)派出的援疆干部力量,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在新聞策劃、報道形式等方面持續發力,努力打造優秀新聞作品。在第34屆新疆新聞獎評選中,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出品的《H5|一枚雞蛋的旅程》《這10部對講機為何“下崗”》《夏嘎樂隊——讓原生態音樂肆意生長》等3件作品榮獲新疆新聞獎,新聞報道《跨越千山萬水,考察不到兩小時,菲律賓客商訂下3000噸新疆博樂葡萄》榮獲中國地市報新聞獎一等獎。

圖片

  本文從新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2024年圍繞“走轉改”開展的報道實踐入手,旨在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守正創新,講好博樂故事、新疆故事、中國故事,以此不斷提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一、宏觀政策與基層實踐相結合,提升“走轉改”的深度

  “走轉改”的基礎是走基層,它要求記者俯下身子,走入社會,深入生活,融入群眾,帶著政策到基層一線,帶著問題去思考,帶著思考去調研,化抽象為具體,注重將宏觀政策與基層實踐相結合,注重貼近性和人民性。這些要求不僅是對傳統新聞價值的繼承,也是對媒體融合時代新聞生產邏輯的積極響應。2024年7月11日,新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博樂零距離”刊發的消息《博樂市“遠程影像診斷網”8個月為880名患者節省17萬元》就是這方面的典型報道。

圖片

  2024年7月初,新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去博樂市人民醫院體檢時,發現該院設有博樂市緊密型醫共體總醫院遠程影像診斷中心。該中心與市下屬的各鄉鎮衛生院聯網,患者就近在鄉鎮街道衛生院拍片檢查后,影像通過遠程系統傳輸到博樂市人民醫院影像科,由博樂市人民醫院的專家進行診斷并遠程簽發影像分析結果,從而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路,同時也為患者節省醫療費用。這類遠程醫療形式近年來已在全國廣泛鋪開,特別是2024年4月,國務院發文,強調推廣“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的遠程醫療服務模式。聯想到這一宏觀背景,記者特意留心了解了有關該影像診斷中心的信息,并將這個線索記錄在了手機備忘錄中。

  第二天,記者再次來到博樂市人民醫院開展深入采訪,申請查看相關遠程診療記錄報告,并隨機撥打其中12位患者電話,逐一了解他們的就診經歷以及對遠程診療的看法。此外,還請醫院影像專家和財務人員,對接受遠程影像醫療診斷的880名患者從所在鄉鎮到博樂市人民醫院拍片檢查的相關費用進行了測算,測算結果顯示,僅遠程診療一項,累計為患者節省醫療費17萬余元。

圖片

  第三天,記者再次前往醫院,當面采訪到一位經遠程影像診斷及時發現病情并入院的患者,并以此作為報道的切入點。該報道在采訪當天即刻推出,綜合了記者三天以來對病患、對醫院的各種采訪素材,經刪繁就簡,最終呈現給讀者的新聞報道全文篇幅僅為816字。報道的語言通俗易懂,生動折射了分級診療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為老百姓帶來的實惠。

圖片

  俗話說“功夫在詩外”,對于記者這項工作而言,所謂“詩內”,就是記者需要了解國家的重要方針政策,胸中有大局,報道才有深度。所謂“詩外”,比拼的就是記者的腳力和眼力,需要記者深入基層和一線,于日常中發現線索,從基層實踐中看到亮點,提煉出有新聞價值的信息。通信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很多人認為打個電話或通過微信視頻,就可以了解一件事情的脈絡,其實不然。記者只有抵達現場,才能看到更多的信息,見到的人、事、物等細節才會讓報道更鮮活、更接地氣,而這是任何文生圖、圖生文等難以企及的。

二、融個人故事于主題報道,提升“走轉改”的溫度

  “走轉改”的根本是“轉作風”,它要求記者從實際出發,以貼近群眾的視角,用群眾習慣的語言,將新聞故事和新聞人物融入時代的洪流中,以個體命運書寫宏觀敘事,傳遞新聞的“溫度”。

  2024年7月,新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迎來成立70周年。傳統報道的做法,可能會從70年這個數字上做文章。如何在這一重大主題報道中守正創新,成為博樂市融媒體中心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圖片

  此前幾個月,新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在和同事交流時,偶然得知了博爾塔拉融媒體中心記者楊薇薇的人生故事。楊薇薇祖籍河南駐馬店,12年前從河南洛陽師范學院畢業后,報名參加了西部志愿者計劃,本來是想“看看遼闊的新疆”,誰知工作一年后,便決定留了下來。在這里,她與同為西部計劃志愿者的男孩姚兆凱相識相知相戀,買房、結婚、生子,從此成為地地道道的新疆博州人。記者后來與楊薇薇交流時,她談到一個細節:改革開放40周年時,她曾作為《博爾塔拉報》記者,負責面向全社會收集博州的老照片,在收集過程中,她加深了對博州人文歷史的了解,更加深了對這座城市的感情。

  一位內地大學生,來到新疆,遠離家人,不怕吃苦,在這里成家立業,扎根新疆,默默奉獻,而她在收集這座城市老照片時也見證了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不正是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新疆的好故事嗎?這不正是博州成立70周年的小切口好素材嗎?記者跟蹤深入采訪,不僅采訪了楊薇薇本人,也采訪了她的丈夫、同事、朋友,同時還找到了改革開放40周年時楊薇薇收集博州老照片做的系列專題報道等素材。

圖片

  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70周年的重要節點,博樂市融媒體中心精心推出了關于楊薇薇的這組報道,并巧妙截取了楊薇薇的一句話“吃馕比吃饃還多”作為主標題。在這句話中,馕作為新疆的特色食品代表了新疆,而饃則代表河南,寓意深刻。這篇通訊報道構思獨特,其中的三個小標題全部采用了楊薇薇的樸實話語,使得整篇報道充滿了生活氣息。從她剛來新疆時只是抱著走走看看的心態,上班后通過向身邊人學習請教,逐漸掌握各項工作技能,到最后融入博州,深深愛上博州這個心路歷程,文章真實還原了身邊人的生活經歷,讓“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鮮活人物呈現在網友面前。這篇報道推出之后被人民日報客戶端采用,也被楊薇薇的母校——河南洛陽師范學院官微轉發。

  新聞報道不是文件的冰冷復制。用“小故事”闡述“大道理”,“小視角”呈現“大情懷”,結合實際,挖掘好本土題材,身邊的普通人故事,主題新聞報道也能“沾泥土”“冒熱氣”,用真實的力量打動人心。

三、以技術賦能新聞生產,提升“走轉改”的效度

  “走轉改”的難點是“改文風”。特別是在5G、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AI等新技術加速融入新聞生產與傳播的背景下,“改文風”意味著要拓寬新聞輿論表達的渠道和方式,立足用戶思維,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表達創新,進而提升新聞傳播的效度。新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通過AI短視頻、互動式報道等創新手段,充分展現了技術在推動新聞報道活力與互動性方面的作用。

  2024年7月10日,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將博樂的五張老照片——蘇聯開往博樂的第一列火車、博樂客運站、團結商場、青得里大街、北京路,用AI技術“復活”,讓靜態老照片中的人物動起來,通過動靜轉化、新老對照,多層次立體式展現博州博樂7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7月24日,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又在中心視頻號和抖音號上推出AI視頻(見圖1),視頻選取10個博樂市網紅打卡景點,通過AI技術將這些打卡點“變身”為冰淇淋、雪糕,并增加了一個讀者互動環節:考一考博樂市民能否認出這些“冰淇淋”景點。眾多網友踴躍參與,紛紛留言“在哪里”“看著好好吃啊”。通過新技術賦能,新聞報道增加了與市民的互動性,讓受眾感受到參與感和親切感,得到一致好評。

圖片

圖片

圖1  博樂市融媒體中心為慶祝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成立70周年推出AI作品

  如今,新媒體技術層出不窮,只有不斷學習新媒體技術,利用技術賦能新聞生產,才能拉近與受眾距離。它既是新時代新聞報道的重要創新報道手段之一,也是推動“改文風”的重要路徑。

四、匯聚傳播合力,提升“走轉改”的廣度

  必須承認,縣級融媒體中心受限于地域、規模等天然因素,影響范圍往往局限于當地,與大的媒體集團相比,在傳播上并不占優勢。通過跨區域媒體聯動來擴大自身聲量不失為一種新辦法且已成為一種新趨勢,有助于拓展宣傳覆蓋面,形成報道聚合力,增進“走轉改”的廣度。

圖片

  2024年8月10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圍繞該節日,博樂市融媒體中心提前10多天就開始謀劃七夕節的創新報道。新疆博樂市一直是湖北武漢對口支援的城市,兩地居民彼此都是親人,何不做一組這兩座城市的“七夕”聯動?博樂市融媒體中心當即與武漢的長江日報聯系,成立一個由博樂市融媒體中心3人和長江日報3人組成的創意項目組。6人項目小組中既有新媒體技術人員也有美術編輯,大家在“云端”一起頭腦風暴,最后決定采用海報形式同屏展示兩地具有共同點的景點,以宣傳博樂和武漢的自然風光和兩地人民對彼此的情感(見圖2)。這組海報包括博樂的西海草原和武漢的木蘭草原、博樂的博爾塔拉大橋和武漢的長江大橋、博樂的萬畝海棠園和武漢的青山江灘等,海報推文中還內嵌了博樂和武漢兩地市民互致問候的模擬音頻。受眾只要點擊海報上的“電話”標識,就能聽到來自兩地的問候語“你好,博樂”“你好,武漢,歡迎來博樂玩啊,我很想念你”等。七夕節當天,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微信公眾號和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同步推出了這組海報,受到兩地市民的熱捧。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前夕,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和長江日報再次“雙向奔赴”,通過采訪警察、醫生、外賣小哥、志愿者等6位不同職業的兩地市民,讓他們用“接力”傳遞小紅旗并對祖國送上祝福的短視頻形式,共同慶祝新中國華誕。

圖片

  縣級融媒體中心借助合作的主流媒體平臺的人才優勢、平臺優勢,在人手有限等實際情況下,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從而達到了資源互享、共同發展的目的。這種“借力用力”也是縣級融媒體中心拓寬渠道、廣聚能量、提升傳播覆蓋面的有效途徑。

圖片

圖2  博樂市融媒體中心與長江日報聯動宣傳兩地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   

五、結語    

  在媒體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新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結合基層實踐,走出了一條踐行“走轉改”的新時代基層新聞傳播之路。這條實踐之路強調深入基層、貼近普通人生活、重視技術創新應用和媒體聯動的重要性。未來,博樂市融媒體中心將以這些報道實踐的經驗為指引,持續提升“走轉改”的深度、溫度、效度和廣度,打通引導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責任編輯: 徐亞新 】

推薦閱讀

熱門標簽

作者專欄更多

關注我們

    中廣互聯
  1.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2. 電視瞭望塔
  3.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4. 5G Plus
  5.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6. 4K8K
  7.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8. 中廣圈子
  9.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10. 格蘭研究
  11.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12. 衛星界
  13.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