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夏志堅 青田傳媒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編輯)
本文基于青田傳媒集團實踐經驗,探討縣級融媒體中心在促進農業發展和服務“三農”工作中的角色與功能。通過分析精準對接農戶需求、構建多元化助農服務體系、提升活動社會影響力以及創新策劃助農活動等策略,闡述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文章還強調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在信息傳播、資源整合、品牌打造、社會動員及提供本地化服務等方面的獨特優勢,為基層媒體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參考和啟示。
融媒體中心作為地方政府和民眾之間的橋梁,其宗旨是服務民眾、傳遞信息、引導輿論。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媒介體系的神經末梢,深深扎根基層,與群眾緊密相連。如何彰顯其公益屬性,高效服務“三農”,成為我們不斷探索與實踐的重要課題。在舉國上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的背景下,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服務“三農”工作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媒體矩陣的多元化、本地化的深入洞察、公信力的堅實基礎、資源整合的強大能力、創新服務的持續探索以及貼近基層的深厚情懷,共同構筑了縣級融媒體服務農民、推動農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堅實底座。
縣級融媒體中心在開展助農活動時,可以充分發揮其貼近群眾、服務基層的優勢,通過多元化方式和手段,為農民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2020年,一場疫情讓許多農產品出現滯銷。青田傳媒集團發揮其融媒體中心矩陣優勢,針對自身粉絲群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公益直播帶貨助農活動,當年共計開展直播13場次,增加農戶收入近30萬元。
在這13場直播中,有一場在青田縣舒橋鄉百合花基地的直播讓人印象深刻。在前期調研中,我們發現當地農戶只賣百合干,百合花全部還田,極大浪費了花的價值。于是工作人員立即調整帶貨模式,增加了銷售百合鮮插花環節,最終這場直播賣出了1.1萬多支百合花,農戶增收3萬多元。一場直播的效應不單單是增加農戶一次收入,還可以改變農戶的思想觀念,引發更大的蝴蝶效應。之后花農們將鮮插花銷售也作為一項增收重要途徑,2024年僅百合鮮插花銷售就增收70多萬元。還有一場走進青田高市鄉的直播也比較特別,當地的“白美人”水果玉米是扶貧干部金明喜從平湖帶過來的。于是我們與平湖市傳媒中心合作,讓對方在當地對這批玉米銷售進行預熱。同時,平湖市傳媒中心記者還走進市場超市調研,為玉米的價格制定和運輸包裝提供參考。直播當天,兩地融媒體中心并機直播,通過直播畫面,青田的好山好水也引起了平湖市民的關注,他們不單單買了玉米,還自發組團到青田旅游,給傳統農業注入觀光農業的基因,帶動青田生態旅游的發展。這場助農活動還榮獲2021年浙江省廣播電視節目獎廣播對農活動一等獎。
從產品預告到受眾選擇,從物流配送到售后服務,每場直播青田傳媒集團全程參與,也讓大家發現縣融還可以做些什么,怎么去多做一點。之后我們又推出了電商主播免費培訓,聯合農業部門舉辦農民課堂,基于農創客聯盟,將127位來自農業生產一線的農戶培養成手機帶貨農家網紅,全年推出農產品手機帶貨直播103場,總播放量達2500多萬,農產品銷售額近500萬元,青田傳媒集團也實現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角色轉變。
青田傳媒集團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初心,將助農活動視為貼近基層群眾、創新服務模式的重要實踐。為了策劃出更具吸引力和實效性的助農活動,青田傳媒集團從以下幾個方面尋找“活魚”,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1.緊跟政策導向,響應時代號召。我們深入解讀中央關于農村問題的重要文件和重要政策,把握農村發展最新趨勢和要求,策劃的《精準助農“紅+綠”,主播帶您老區行》《僑鄉傳媒來助農,平昌花椒直銷歐洲》等活動均緊扣時代主題。
2.聚焦社會熱點,關注本土實際。青田是全國著名僑鄉,2023年我們與青田統戰部門聯動迭代升級“百個僑團結百村·千名華僑扶千戶”活動,面向全縣征集公益項目200余個。通過精準對接,積極引導海內外華僑、青商、鄉賢參與公益慈善活動。截至目前公益項目庫共被社會各界認領161個,累計金額3490.25萬元。
3.挖掘特色農產品,塑造三農品牌。致力于挖掘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資源,涵蓋水果、蔬菜、茶葉及各類土特產。從2017年浙江“六月楊梅紅”系列活動開摘儀式在青田舉辦以來,每年青田楊梅節啟動儀式青田傳媒集團都參與其中。利用自身平臺優勢,召集粉絲體驗楊梅采摘游,讓消費者與梅農面對面溝通,助力楊梅產業提升。通過多年持續發力,2024年青田三溪口街道白浦村有20余戶梅農實現了月銷百萬的目標。
4.搭建信息平臺,優化資源配置。利用自身信息傳播優勢,搭建集農業生產技術、市場信息、農產品銷售等多元化信息于一體的服務平臺。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推送技術,精準對接農民需求,實現信息有效傳遞和資源優化配置。2024年,利用世界青田APP,與傳播大腦合作建立積分商場,通過移動終端為廣大農戶銷售農產品,進一步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
5.組建專業團隊,實現專業化服務。青田傳媒集團依托自身“三農”人才優勢,組建了一支由資深記者、編輯、農業專家及市場營銷人員構成的多元化專業團隊。這支團隊不僅具備深厚的“三農”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還精通媒體傳播、市場營銷、數據分析等多個領域,為對農工作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支持。
縣級融媒體中心開展助農活動,不僅為農民解決了生產、生活中的問題,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注入新動力,推動農村地區的全面發展與繁榮。
一是信息傳播優勢顯著。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地方信息集散地,擁有廣泛傳播渠道和深厚群眾基礎,能夠迅速將農業政策、市場信息、農業科技等關鍵信息傳遞給廣大農民群眾。通過精準推送和智能分析技術,這些信息得以更有效地觸達目標受眾,幫助農民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優化生產決策,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是資源整合能力突出。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地方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橋梁,可以將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面資源有效整合起來,為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和支持。這種資源整合不僅有助于提升助農活動的質量和效果,還能促進各方力量的協同合作,共同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
三是品牌塑造與市場推廣能力強勁。縣級融媒體中心可以利用自身傳播力和影響力,幫助當地農產品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宣傳和推廣活動,縣級融媒體中心能夠深入挖掘農產品的獨特價值和文化內涵,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為農民帶來更多經濟收益。
四是社會動員與公眾參與度高。縣級融媒體中心具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能夠迅速集結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事業。通過開展各類公益活動、志愿服務等激發社會各界對鄉村振興事業的關注和支持,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推動的良好氛圍。這種社會動員和公眾參與不僅有助于提升助農活動的社會影響力,還能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本地化服務與精準對接能力強。縣級融媒體中心深植本土,對當地農民的需求和期望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因此,在開展助農活動時,能夠更準確地把握農民實際需求,提供更貼心、更精準的服務。這種本地化服務與精準對接能力有助于提升助農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活動成果真正惠及廣大農民群眾。
總之,縣級融媒體中心在推動“三農”發展中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和獨特價值。這些優勢不僅體現在信息傳播、技術培訓、市場拓展等傳統功能上,更在于其能夠深度融合地方特色,精準對接農民需求,為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提供強有力支撐。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