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陳秀敏)
我國廣電視聽技術正處于從高清向超高清(4K/8K)的戰略轉型關鍵期,這不僅成為推動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隨著2025年“超高清發展年”各項政策的深入實施,廣電系統在4K/8K內容生產、5G+超高清融合應用等領域取得突破,探索以政策引領、技術革新、生態協同為主線的全鏈條升級,實施系統性發展策略,為構建超高清視聽生態系統提供有力支撐。
2025年北京、廣東、深圳超高清衛視主頻道及新媒體客戶端陸續開播,標志著我國超高清產業發展已從技術基建階段轉向廣電內容生產的深度落地階段。內容供給顯著提升:重點推進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及9省市衛視超高清主頻道建設,引導6家頭部網絡視聽平臺完成內容超高清化轉型并形成優勢互補,大幅拓展超高清內容的覆蓋廣度與滲透速度;傳輸體系持續優化:有線電視、IPTV上線超高清頻道回看功能及超高清點播專區,實現精準匹配前端制作;產業規模快速擴張:未來三年將建成50個超高清頻道,終端普及量達6.5億臺,超高清全鏈條升級正從技術探索階段邁向規模化實施階段。在頂層設計、技術突破、場景應用和生態構建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推動中國廣電視聽行業實現從“技術跟跑”到“標準領跑”的歷史性跨越。
超高清是廣電機構突破收視瓶頸、重塑影響力的戰略選擇,也是搶占世界視聽技術話語權的重要抓手。廣電超高清產業的快速發展,是政策引導與技術創新雙重驅動的協同共振。從技術演進看,自2018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開播國內首個4K超高清試驗頻道,4K/8K分辨率、高幀率(HFR)、廣色域(WCG)等關鍵指標持續重塑行業視聽體驗標準。從政策演進歷程看:2019年聯合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首次明確“4K先行、兼顧8K”的技術路線圖,推進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應用;2022年《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高清超高清電視發展的意見》強調2025年底實現全國地級及以上電視臺和有條件的縣級臺都實現超高清頻道和節目的“規模化供給”目標;2025年廣電總局“超高清發展年”設立,頒布實施《加快超高清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超高清產業納入國家“兩重兩新”戰略體系,著力構建內容制作、播出傳輸等全鏈條協同發展。
央地政策聯動,產生協同效應。地方廣電在政策落地中既遵循國家政策框架,又注重結合地域資源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北京、上海、廣東作為“超高清先鋒行動計劃”首批試點,形成央地協同推進機制。《北京市超高清視聽先鋒行動計劃(2024-2026)》配套設立全國首支超高清視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7億元),構建"財政投入+社會資本"的融資模式(杠桿效應達1:7),形成"資金支持-標準制定-應用示范-產業孵化"的政策鏈條,產生經濟效益近300億元,體現了政策工具創新的乘數效應。《廣東省發展超高清視頻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加快建設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試驗區行動計劃》推動4K電視機、機頂盒、電視面板等設備的產量產能位居全國前列,為超高清制作、播出、傳輸與終端普及的設備國產化提供硬件基石,創造了全省超高清視頻產業超9000億元的新藍海。從地方實踐看,政策引領與技術創新的深度融合、內容生產與產業協同的同步推進,是推動廣電超高清全鏈條發展的關鍵。
廣電4K超高清是從內容創作到傳輸播出的系統性變革,涉及內容生態、傳輸網絡與終端服務、產業價值的全面重構。在制播體系層面,IP化轉型已經成為電視制播網實現超高清制作和播出的關鍵路徑。當前亟需加快構建基于IP化的全媒體超高清制播體系,以確立電視發展領域的“中國標準”和“中國模式”。通過全面推動IP化轉型,促進電視和新媒體的深度融合與一體化發展,構建自主可控的全媒體超高清電視制播技術體系,打造媒體的新質生產力。在技術創新層面,湖南廣電的全IP輕量化播控系統、四川廣電的雙機聯動直播系統等,都通過技術創新簡化傳統制播環節,實現從單純的設備更新升級向制播流程重構的轉變,標志著廣電內容生產正加速向“智能化、輕量化”方向轉型。持續深化超高清電視的全媒體傳播效能,為視聽媒體和視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精品化生產與內容生態協同發展。超高清實現技術與內容的雙向奔赴,探索以政策引領、技術突破、內容破圈為路徑,頻道超高清升級與“經典欄目煥新+原創內容孵化”互相促進,帶動超高清內容產能躍升,推動超高清頻道收視率和收視份額全線上揚。2025年4月,北京衛視超高清頻道作為首個省級超高清頻道開播,《檔案》欄目通過4K技術細膩還原歷史影像,HDR技術讓《覺醒年代》中五四運動的細節纖毫畢現,帶來更具感染力的視聽體驗。6月試播的廣東衛視作為全國第二家實現全鏈路4K超高清制播的省級衛視,從紀錄片的“文化深耕”到更多元內容場景落地,以“10+6+N"節目體系展現嶺南文化,以4K/8K與AI技術的融合探索打造文化資源IP的創新路徑,形成創作生產的高質量內容池。深圳衛視聚焦科技創新表達,打造《深視新聞》《科創最前沿》《灣區子時第二季》等獨具特色的超高清節目集群,超高清技術讓文化內容的表達更具感知力和穿透力。傳輸網絡“加速跑”讓優質內容順暢抵達觀眾:江蘇廣電為“蘇超”打造的“4K+5G+AI”制播體系,通過衛星、5G、有線網絡的多路徑傳輸,賦能《江蘇超會玩》節目和賽事直播收視率顯著提升。廣電總局推動全國新拍攝制作的電視劇、網絡劇、紀錄片等實現超高清化,新增超高清內容占比超過40%。以4K超高清技術標準制作的電視劇《以美之名》、電視理論節目《文耀中華》、紀錄片《中國官箴(第二季)》等陸續播出,超高清技術正突破傳統內容形態邊界激發創新,推動文化傳播從“單向輸出”向“沉浸共鳴、體驗躍升”轉化。
在內容生態布局方面,強化超高清技術應用落地,推動超高清技術賦能各大平臺,延伸到微短劇、數字文博、內容電商、動漫游戲等新型文化業態,構建超高清與產業全生態集群融合發展的新格局。構建全場景、全終端、全業態的超高清應用矩陣,打造消費終端“新次元”。北京市持續拓展超高清視聽應用場景,深化“科技+內容”融合,超高清“第二現場”轉播讓《林則徐》《受到召喚·敦煌》《費加羅的婚禮》等劇目精品從“云端流量”轉化為“劇場留量”,釋放文化普惠新動能。
超高清已形成"政策牽引-技術創新-生態協同"的良性循環,加速構建從內容制作到終端呈現的完整生態系統,實現超高清平臺搭建、技術自研的重點突破,創造性推動超高清全鏈升級、整體躍升,不僅為文化自信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更成為賦能數字中國戰略實施的重要力量。隨著5G、AI等技術與超高清的深度融合,將持續釋放創新活力與社會價值。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