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微短劇發展勢頭迅猛。數據顯示,2024年微短劇市場規模預計超過500億元,同比增長近35%,超越內地電影票房。對此,全國政協委員王眾一表示,要關注小屏幕超越大銀幕這一事實,完善政策體系,鼓勵微短劇行業穩健發展。
據介紹,2024年,各大平臺上線微短劇3萬多部。在廣電總局持續的政策指導下,微短劇更是涌現了一批格調高雅的高質量作品,比如紅果短劇、央視頻、國家圖書館聯合出品的聚焦古籍修復和文物保護的《重回永樂大典》,展示皮影戲、相聲、川劇變臉等非遺元素的《錦衣巷》等,都有著很好的傳播效果,豐富了大眾文化生活。
同時,由于微短劇的蓬勃發展,橫店、西安、鄭州等地的微短劇制作方全年不間斷開機,承接了大量從傳統影視行業轉型的從業者以及藝術院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數據顯示,這一行業直接、間接帶動了64.7萬個就業機會,預計2025年就業人數將隨市場規模繼續增長。
王眾一表示,總體來看,微短劇興起之初存在的內容低質、擦邊、宣揚霸總復仇的情況明顯得到改善,但也出現了盜版內容猖獗、未經授權改編網絡小說、抄襲影視劇橋段,甚至直接侵權使用他人原創作品等新問題。這已經嚴重制約了行業健康發展,但現有法規在該領域的版權保護機制尚不健全,如不及時加強,將對創作生態造成負面影響。另外,由于行業處于發展初期,各平臺審核標準不一,內容良莠不齊,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再有就是傳統影視行業對微短劇認可度不高,從業者整體職業榮譽感較低。
為推進微短劇這一新生事物穩健發展,王眾一建議,要著力加強版權保護,完善微短劇版權法律法規,明確版權歸屬,并由管理部門、制作方、平臺建立聯合機制,嚴厲打擊侵權行為,建立快速維權通道,構建快速侵權盜版舉報通道,簡化維權流程,以保障相關方權益及創作積極性。
“具體措施可以考慮由平臺對于盜版內容打標簽,主管部門處罰盜版制作方、出品方,建立‘污點記錄’制度等。同時推動平臺內容自審,拉齊行業審核標準,落實分類分級管理制度。還可考慮在傳統影視獎項中適當引入微短劇評獎單元,肯定優質短劇,鼓勵高校和培訓機構開設培訓短劇從業者技能的相關專業課程等。”王眾一說。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