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發布《管理提示》。
其中提到,近兩年微短劇行業在廣電總局政策引導下取得明顯成效——近兩年來,廣電總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導微短劇向上向善,鼓勵創作范式、傳播方式、商業模式的創新探索,取得明顯效果。
微短劇價值導向問題基本得到扭轉,品質持續升級,行業持續繁榮,不僅為影視從業者提供了文藝創新的機遇,也使普通大眾創作者通過參與視聽文藝作品創作進行自我表達成為可能。
但近期微短劇行業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近一段時間,少數豎屏微劇制作機構和播出平臺為所謂“爆款”打出怪招、險招,出現過度娛樂化的苗頭傾向。
個別微劇甚至打著藝術想象的幌子,對現實生活和邏輯任性編織、隨意解構,甚至兒戲化、幼稚化、反智化,影響微短劇行業共同努力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
對此,廣電總局提出管理提示——
各級廣電管理部門要落實監督責任,微短劇行業市場主體要落實播出、制作、宣發的主體責任,堅決守住藝術創作底線,堅決杜絕極端“反智”“雷人”“離譜”的人設、劇情等。
同時,持續激活大眾創造創新能力,開辟專門頻道發現和推薦來自端原生等渠道的優質微短劇,拓寬微短劇題材類型,優化平臺算法,形成百花齊放、豐富多彩的良好局面。
以下為《管理提示》詳情內容:
去年以來,廣電總局已多次對微短劇發布“管理提示”。
去年10月31日,總局發布《管理提示(中老年題材微短劇)》,指導和規范中老年題材微短劇的創作和傳播;
11月22日,總局再次針對“霸總”微短劇發出《管理提示》,要求加強對‘霸總’微短劇的管理。上述“管理提示”發布后不久,總局于12月份再度連發兩份“管理提示”——其中12月7日發布的《管理提示(AI魔改)》要求各相關省局督促轄區內短視頻平臺排查清理AI“魔改”影視劇的短視頻,并嚴格落實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審核要求,對AI生成內容做出顯著提示。
12月20日發布的《管理提示(加強微短劇片名審核)》指出,部分微短劇片名嘩眾取寵、低俗庸俗的頑疾,嚴重拉低了微短劇行業整體形象,亟待治理,并就加強片名審核工作,分別在導向、體例和藝術上提出要求。
今年3月,為推動微短劇提質升級,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再度發布《管理提示(微短劇要“爽”而有度)》。《管理提示》指出,微短劇創作要“接地氣”,不能懸浮,要回歸生活、回歸藝術本身,并給出三點具體提示:一是“爽”不是微短劇的代名詞,微短劇創作不能一味求爽。二是“穿越”“重生”不等同于藝術想象,微短劇創作不能百無禁忌。三是“狗血”“低俗”不應成為愛情的引線,微短劇創作不能脫離現實。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