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5日,第二屆中國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行。大會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以“視聽引領 融合未來”為主題。大會期間舉辦十余場重要活動。
圖為:“媒體融合區域協同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圓桌對話”活動現場
10月13日下午,“媒體融合區域協同發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圓桌對話”活動舉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教育電視臺總編輯胡正榮教授擔任主持,河北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離湘,浙江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廣洲,廣東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小銳,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吳德祖分別作為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區域代表發言。
河北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離湘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說明媒體融合區域協同發展的意義和方向。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寫入“十四五”規劃。他認為,協同發展應打破慣性模式,提出在服務上求打通,在活動上強協作,在項目上搞示范,在規劃上保同步。
浙江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廣洲介紹,按照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統一部署,浙江廣電局向88家縣級融媒體中心統一核發《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實現全省現有融媒體中心許可證全覆蓋。浙江加強高清超高清電視制播能力建設,省級電視頻道和11個市級臺主頻道在全國率先全部實現高清化播出,杭州臺、寧波臺、嘉興臺、衢州臺、舟山臺所有電視頻道均實現高標清同播,67%的縣級臺完成了高清化改造。
廣東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小銳認為,黨中央對媒體的深度融合發展作了前瞻性、戰略性的部署和安排,是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遵循和指南。他分析了廣東全省各級廣播電視臺從2015年到2018年傳統廣告收入的變化情況,認為科技已經成為驅動媒體融合發展非常重要的力量。近年來,廣東出臺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的補助政策,“受補助單位數量”從2019年的5家,增長到2021年的11家;“受補助的上一年4K節目時長”從2019年的1172.3小時,增長到2021年的4361.4小時。2021年受補助節目的類型包括電視劇、紀錄片、體育賽事、綜藝、大型直播、專題片、動畫片、電影、公益廣告。三年間,完成近1.3萬小時的優質4K超高清節目制作和350小時的8K節目制作。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吳德祖表示,集團面臨的轉型是從以報紙業務為主向融媒體的轉型。他認為,香港地區一直是一個承載中外文化交流使命的地方,相信隨著時間的投入和工作力量的不斷增加,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將越來越好地發揮自己在中國媒體融合進程中的作用。
圖為:圓桌對話“探索融媒體區域合作之路”
隨后,胡正榮教授主持第一場圓桌對話,聚焦“探索融媒體區域合作之路”。參與對話的嘉賓包括天津津云新媒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編輯齊懷文,河北長城新媒體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編輯趙兵,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成員、副總編輯李秀磊,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網絡傳播部主任、荔枝新聞總編輯王智勇,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皖云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翟應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總工程師傅峰春。
圖為:圓桌對話“廣電融合發展的‘方法論’”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所長李嵐主持第二場圓桌對話,聚焦探討廣電融合發展的“方法論”。參與該場對話的嘉賓有北京市豐臺區委宣傳部副部長、豐臺區融媒體中心主任喬曉鵬,東莞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黎樹根,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總工程師郭昌雄,長興融媒體中心總編輯王曉偉,安吉新聞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祝青。
圖為:“聚焦京津冀,見證十四五”新視聽及媒體融合協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兩場圓桌對話之后,還舉行了“聚焦京津冀,見證十四五”新視聽及媒體融合協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推薦閱讀
專欄作者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