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 周菁)
過去五年,廣電視聽行業在變革中穩步前行。2024年總收入突破1.48萬億元,但增速放緩至5.32%。在這一背景下,網絡視聽產業以超10億用戶規模和1.22萬億市場規模成為核心增長引擎,尤其是微短劇賽道爆發式增長。與此同時,超高清等視聽技術、內容IP的開發以及“廣電+”模式的創新,共同推動行業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轉型。
自從2021年突破萬億元大關后,廣電視聽行業基本面向好,但是增速明顯放緩。2024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總收入14878.02 億元,同比增長5.32%。2025年一季度廣播電視服務業總收入3281.93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6.52%。
2019-2024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總收入和增長情況(單位:億元)(數據來源: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
一、視聽產業核心業務結構持續優化,網絡視聽產業增長強勁
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約為10.91億,網民使用率98.4%,持續保持互聯網第一大應用地位。中國網絡視聽產業規模已經達到1.22萬億。2024年,網絡視聽服務機構總收入8079.61億元,同比增長3.65%,占行業總收入的54%。其中網絡視聽用戶付費、節目版權等服務收入1830.94億元,同比增長34.60%;短視頻、網絡直播等收入4515.24億元,同比增長5.43%。節目制作、播控等其他收入2329.13億元,占比18.12%。
2024年全國廣播電視創收收入結構(數據來源: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
各類網絡視聽用戶合計超35.79億。微短劇成為激活創新發展的引擎。2024年底,國內微短劇用戶規模達6.62億人,環比增長14.8%。國內短劇市場規模達504億元,同比增長35%,預計2025年將超過650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6%。多方加速入局微短劇賽道,短劇相關網絡視聽平臺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愛奇藝連續3年運營盈利,2024年收入292.3億元;騰訊視頻付費會員數量增長至1.13億;虎鯨文娛(原阿里大文娛集團)營業收入54.38億元,同比增長8%;嗶哩嗶哩全年營業收入268.32億元,同比增長19%;快手全年營業收入1269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72.5%。
各類網絡視聽服務用戶數量(單位:億)(數據來源: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
核心業務中,廣播電視機構業務收入中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廣告收入、節目制作、播控等其他收入、有線電視網絡收入總計約為6251.13億元,占創收收入比重約為48.62%。廣告收入3182.63億元,同比跌幅達到7.36%。2024年廣告收入占創收收入比重五年來首次低于25%。
2020-2024年廣告收入變化及占創收收入比重(單位:億元)(數據來源: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
廣播電視傳統廣告收入占比約為15%。廣播廣告收入60.18億元,電視廣告收入427.30億元,傳統廣播電視廣告占比合計占比約為15%;以互聯網和新媒體廣告收入為主的其他廣告收入2695.15億元,占比84.68%。
2024年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廣告收入結構(數據來源:廣電總局規劃財務司)
IPTV、OTT、電商、網絡直播等廣電新媒體業務快速發展。截至2025年5月,IPTV、OTT用戶數達4.11億戶,比上年末凈增315.6萬戶。OTT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2.85億戶。
二、超高清等技術產業對相關產業拉動效應顯著
2025年,東方衛視、廣東衛視和深圳衛視先后開播超高清頻道。山東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等多家衛視將在第三季度開啟超高清頻道試播。
超高清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強勁動力,超高清內容與應用服務在超高清產業中占比提升至65%。行業超高清視頻內容建設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廣東省制作的4K節目量達到8379小時,較2023年增長3132小時,同比增長59%;2個4K頻道和5個點播平臺可提供的符合國家標準的4K節目總量達39794小時,較2023年底增加6118小時,同比增長18%;騰訊視頻年新增內容中超高清內容占比達15%;廣東省4K機頂盒用戶數累計2922萬戶,占總電視用戶數的88%。湖南廣電開發了“光芒”超高清云制播技術,極大地降低了4K超高清視頻制播的創作門檻,制作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3倍,綜合制作成本僅為高清內容的1.2倍,節省超高清制作硬件投入超千萬。
三、民營企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成為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石
截至2024年底,全國納入行業統計的開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業務的機構近6萬家,民營企業占比超過86%。
一是,內容制作領域民營企業是主力軍。全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機構超過4.9萬家,90%以上是民營機構。近五年獲得過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制作機構中,民營機構占比穩定保持在70%以上,正午陽光、新麗傳媒、檸萌影業、華策影視等影視公司制作了大量優秀劇集。
二是,民營網絡視聽平臺蓬勃發展。全國持證及備案的網絡視聽機構3180家。在全國網絡視聽行業從業企業共計約75.70萬家,其中2024年新成立12.57萬家。在這些企業中,微型企業有60.85萬家,占比80.4%,小型企業約11.76萬家,占比約15.5%。
四、大視聽產業持續創新,地區經濟拉動效應凸顯
大視聽產業是指以視聽內容為核心,涵蓋生產、傳播、設備、技術、服務等多個環節的產業體系,當下已經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
(一)內容制作是大視聽產業的核心動力
影視制作產業發達的地區,大視聽產業產業規模擴大,發展迅速。浙江省大視聽產業2024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萬億元,達10667.1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視聽內容生產4685.8億元,增長6%;視聽制造728.8億元,下降1.9%;文化服務1473.8億元,增長13.6%,動漫游戲3650.1億元,增長10.7%。2024年,山東省影視制作機構2900家,規模以上視聽企業217家,山東省大視聽產業(包括視聽內容生產、設備制造、產品服務)收入約1300億元,同比增長約11.6%。江蘇全年新增網絡視聽持證機構5家、廣電節目制作經營機構828家,比去年底分別增長5.5%和39%,江蘇廣電視聽總收入、經營性收入、新媒體業務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二)IP開發助推廣電視聽產業提質升級
廣電視聽機構通過開發IP商業價值,推動產業收入增長。廣電機構在移動互聯網平臺打造媒體“網紅”“大V”,擴大新媒體影響力。2024年春節期間,“總臺文創龍年大集”打卡各大城市;總臺文創建設快閃店、打造移動文創展示,開創文創發展新模式。溫嶺市融媒體中心利用打造的“曙光獅”IP,聯合本地企業授權開發80多項衍生產品,并將曙光獅著作權、商標權融資1000萬,為后續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三)廣電+模式日臻豐富,視聽產業鏈條持續延伸
“廣電+”產業正在深刻改變傳統廣電創收模式、管理運營機制和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是廣電主流媒體產業發展最迅速、創新最活躍的領域。
主流媒體全面匯聚各領域資源,深耕社會治理,推產品、抓項目、建平臺,實現政用、商用、民用服務業務創收。“廣電+文旅”為各地帶來了巨大流量。各地方政府充分利用影視作品、短視頻、微短劇、直播等傳播效應,全方位展示文化、美食、景點等特色,打造全新文旅名片,帶動文旅產業和經濟發展。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布局本地生活板塊,持續推出線下商家扶持政策,為用戶提供旅行產品和服務。有的廣電媒體通過“微短劇+文旅”,實現破圈賦能。蘇州廣電積極開拓微短劇業務,促進微短劇與傳統文化、旅游資源和線下經濟交匯。四川西充推動智慧廣電+文旅,2024年西充旅游綜合收入82.34億元,同比增長1.34%。浙江文旅微短劇“播出數量”和“打卡站數量”全國第一。
廣電新媒體客戶端是“廣電+產業”的載體,全國廣電共開辦客戶端(APP)2370個,發展呈現“頭部領跑、區域深耕”格局。湖南廣電旗下的小芒電商展現了內容電商的爆發增長潛力,數據顯示,2024年小芒電商總交易額(GMV)達161億元,同比增長55%,營收10.67億元。河南衛視大象新聞客戶端,2024年主營業務收入9.34億元,從2022年已實現盈利。更多的客戶端則主打差異化競爭。上海廣播電視臺第一財經客戶端建設財經平臺,浙江安吉廣播電視臺“愛安吉”服務安吉縣旅游經濟。
廣電視聽業態加速迭代更新,呈現出視聽消費體驗化、需求多元化、場景融合化、全鏈條智能化等新的特征。廣電視聽行業必須以深化改革釋放制度活力,以科技創新重塑內容形態,以深度融合拓展產業邊界,在機制、內容、技術、場景的協同創新上持續突破,構建線上線下交融、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的高質量現代視聽產業體系,在視聽賦能千行百業的過程中獲得高速發展。
推薦閱讀
經典欄目
精彩專題
關注我們
大視頻行業頗具影響力的行業社群平臺,重要新聞、熱點觀察、深度評論分析,推動電視行業與各行各業的連接。
集合電視臺、網絡視聽、潮科技等各種好玩信息。
專注于報道廣電行業新鮮5G資訊,致力于成為廣電行業有權威、有深度的5G自媒體平臺。
UHD、4K、8K的最新資訊和最深入的分析,都在這里。
視頻產業的專業圈子,人脈、活動、社區,就等你來。
我們只沉淀有深度的信息和數據。
致力于衛星電視信息、衛星通信技術、天地一體網絡應用案例、以及廣電、通信等產業的市場動態、政策法規和技術資訊的傳播。